贛南四大堪輿祖師之一:風水大師賴布衣

賴布衣是誰,賴布衣是宋徽宗年間國師,後流落民間,以風水術扶危濟困,助弱抗強,留下了許多神話般的傳説。因自號布衣子,故也稱賴布衣,又號稱“先知山人”本期的風水大師帶你去了解風水大師賴布衣

贛南四大堪輿祖師之一:風水大師賴布衣

賴布衣(生卒年月不祥),字太素,名文進,貶官廣東後,改名文俊,學名人俊,號布衣。江西寧都人。南宋嘉熙二年戊戌年(1238)進士,理宗時拜國師,精善地理。着有《催官篇》,其後裔遷徒廣東河源一帶。廣州白雲山,土名白石崗,立有賴布衣公墓。而其真骸則葬福建上杭縣豐念寺圩背。碑文有“河南國師賴布衣公墓”字樣(先祖河南),文星趕月形。

南宋國師賴布衣
  《贛州府志》載:“賴文俊,字太素,宋時人,精地理,人呼賴布衣,着《催官篇》,以天星闡龍砂穴水之祕,至今傳頌”。

賴布衣,江西寧都人,其祖籍為河南。賴布衣生於北宋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賴布衣和曾文辿、劉江東、廖瑀四人,被民間列為贛州四大風水祖師。賴布衣着有《催官篇》、《四元天星》《旅萬集》《紹興大地八鈴》《三十六鈴》等書,但均已失傳,現傳世的僅有《催官篇》。《催官篇》分龍、穴、砂、水四篇,採用歌訣形式,以二十四山分陰陽,以龍脈的吉、秀、走向、位置來判斷穴的吉凶。還有傳説賴布衣所着的《青烏序》剛剛脱稿就被朝廷取走,後傳給了劉伯温,劉伯温憑藉《青烏序》中的方術輔佐朱元璋成就了帝業。寧都縣城旁孫中山先生的祖墳,完全符合楊筠鬆的風水佈局,有傳説這就是賴布衣堪址定向的作品。

賴布衣完善了中國羅盤。中國羅盤因為最常用的是三層,而被人們稱為羅盤三針、天地人盤或者又有稱為楊盤賴盤的。賴布衣在楊筠鬆羅盤的基礎上,創造了羅盤的中針,也就是人們説的人盤和賴盤。在民間,楊救貧的名字遠比楊筠鬆響亮,賴布衣的名字也遠遠比賴文俊響亮。賴布衣是在廣東、香港一帶成名的,所以賴布衣在沿海一帶的名氣特別大,其後裔已遷至廣東河源一帶。在贛州的定南有賴布衣的祠堂,廣州白雲山也立有一座賴布衣公墓,但賴布衣真正的骨骸,有人説是葬在福建省上杭縣勝運裏豐念寺圩背,碑刻為“河南國師賴布衣公墓”。

賴布衣(約公元1101年——1170年),江西定南縣鳳山崗(今定南火車站旁楊梅村永楓崗)人,名文俊,字太素,號鳳崗,晚年號先知山人,以布衣子之號行走江湖,世稱賴布衣。自小聰明伶俐,智力超羣,過目成誦,七歲時已熟讀詩書,九歲中秀才,南宋建炎年間拜為國師。其父賴泰安,子世昌,號澄山,出生於江西寧都,系客家賴氏開山祖賴仲方後人,宋高宗時與其弟賴泰重、賴泰通一起自寧都南徙至定南、龍南、安遠,為當時行走江湖的風水明師。

贛南四大堪輿祖師之一:風水大師賴布衣 第2張

因不滿當朝宰相秦檜把持朝政,賴布衣離開朝廷在福建建陽為官,因生性不羈,後棄職從遊。曾由福建攀仙霞嶺至越州,訪禹陵,慕越州山水始定居山陰,隱居紹興三年,探覓堪輿地脈,留下《紹興大地八大衿》及《三十六矜》;在廣西容縣隱居數年,留下《金嶠山金斗賦》,惹得兩廣地師尋找數百年未果。

賴布衣以其豐富的地理知識,數十年在廣東沿海一帶“尋龍探穴”,廣東各縣的名門望族,多請其看風水,流傳着他許多傳奇故事。因其嫉惡如仇,樂善好施,一路濟貧救苦,布澤黎民,有口皆碑,留下許多佳扦,凡其手定無不富貴,百姓視之為活菩薩。賴布衣曾預言廣州香港日後為天下之財都,今成事實矣。

賴布衣終喪於福建,臨終時矚子孫曰:“人生何用計家邦,隨遇而安好兒郎;家隨國興方昌盛,日久他鄉即故鄉。爾輩欲求山水清秀,廣州到衝可也;欲求田地廣闊,惠州河源可也。”後裔遵其囑,舉家遷居廣東,今散居廣東河源市、紫金縣蘭塘寺背、連平縣忠信上駁、隆街等地。

廣東白雲山,土名白雲崗,立有布衣公衣冠塚,其真骸葬福建上杭縣勝運裏豐稔寺圩背,碑文有“河南國師賴布衣公墓”(祖先為避戰亂自河南穎川南遷贛南定居),文星趕月形。廣東吳川縣水口,鄉人託其庇陰,造有賴公廟是祀之。其出生地江西省定南縣宋時建有神仙寺,內有布衣祠(1996年擴建時改為布衣殿)。

賴布衣在中國風水發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貢獻。一是發明了羅盤的中針。據記載,唐代中期羅盤的二十四向以地磁南北極為準,磁針指向“午”位,即“正針”方位。到唐末,堪輿家楊筠鬆發現地磁子午線和以日影確定的南北極(地理子午線)之間有一夾角,便在羅盤上加了一層方位圈,此時的磁偏角為北偏東,這一方位圈稱為“縫針”。

到了宋代,賴布衣發現磁偏角為北偏西,於是又在羅盤上加了一層方位圈,稱為“中針”。最終形成了今日具有正針、中針和縫針三大圈的中國羅盤。其貢獻之二,是創立了以天星理論為依據進行理氣的天星風水學,將日月五星、四大星垣、北斗九星、廿四天星、廿八星宿等整個星空體系貫通於龍穴砂水向中。在楊公天、地二盤的基礎上,引入二十八宿天星五行,增設了人盤專用於消砂,地盤(挨星)格龍、立向,人盤消砂出煞,天盤雙山納水。在立向方法上主張舍刃就祿,主催官。

其傳世作有《催官篇》、《七十二葬法》、《拔砂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