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始祖,鄭國第一任君主鄭桓公生平

  鄭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它的歷史已有三千多年。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中國的姓氏,不少來自最初封國的國名,鄭姓也是如此。今天為您講述鄭氏始祖,鄭國第一任君主鄭桓公生平故事。
鄭氏始祖,鄭國第一任君主鄭桓公生平

  鄭桓公是春秋時期鄭國的開創之君。關於他的生平事蹟,史書記載多不相同。《史記·鄭世家》説:鄭桓公友者,周厲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於鄭。封三十三年,百姓皆便愛之,幽王以為司徒。……為司徒一年,幽王以褒姒故,王室治多邪,諸侯或叛之。於是桓公問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對曰:“獨洛之東土,河濟之南可居”。……桓公曰:“善”。於是卒言王,東徙其民洛東,而虢、鄶果獻十邑,竟國之。二歲,犬戎殺幽王於驪山下,並殺桓公。

  其後,班固作《漢志》,在京兆鄭縣(今陝西華縣)下自作注説“周宣王弟鄭桓公邑”;又在“鄭國”下修補《史記》文,謂“幽王敗,桓公死,其子武公與平王東遷,卒定虢、會之地”;並於河南郡新鄭縣下自作注説:“《詩》鄭國,鄭桓公之子武公所國”。

  自司馬遷作《史記》,班固作《漢志》修補司馬遷説(下簡稱“馬班”),服虔,鄭玄,應劭,杜預之流皆從之。到了西晉,臣瓚始提出不同看法。《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周自穆王以下都於西鄭,不得以封桓公也。初,桓公為周司徒,王室將亂,故謀於史伯而寄帑與賄於虢、會之間。幽王既敗,二年而滅會,四年而滅虢,居於鄭父之丘,是以為鄭桓公,無封京兆之文也。據此,滅鄶、虢而創建鄭國的是鄭桓公而非其子武公:鄭桓公,蓋因春秋初建都於鄭父之丘而號焉。其説可謂新矣。然由於是“單説”,“違正經而從逸錄”(《水經·渭水注)》,故酈道元以下學者多不從。

  清代,大興考據之風。趙紹祖《竹書紀年校補》首先對《史通·雜説上》引《竹書紀年》所記“鄭桓公厲王之子”提出疑議。他説:“按《史通》所引本皆與經典乖剌者。若桓公為厲王之子,則正與《史記》合,劉知幾不應雲乖剌也,疑《史通》有誤字耳”。浦起龍《史通通釋》卷一六,雷學琪《考訂竹書紀年》卷五均以為“《史通》誤‘宣’為‘厲’”。今人方詩銘,王修齡着《古本竹書紀年輯證》據之修訂《史通》所引《竹書紀年》文為:鄭桓公(厲)〔宣〕王之子。並據戴震《校本》及楊守敬《水經注疏》卷二二改《水經·洧水注》所引《竹書紀年》文為:晉文侯二年,周宣(原文作“同惠”)王子多父伐鄶,克之,乃居鄭父之丘,名之曰鄭,是曰桓公。又依臣瓚説及《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指出“晉文侯二年”當為“晉文侯十二年”,脱一“十”字。顯然,如果趙、浦、雷、王、戴、楊、方氏諸公關於《竹書紀年》的考訂是正確的話,就與臣瓚説前後呼應(王國維《古本竹書紀年輯證》謂臣瓚語“蓋亦本《竹書》”)而與馬班之説相違,在關於鄭桓公生平事蹟上形成截然對立的兩種觀點。

  一
  馬班的追隨者為了讓人相信其始祖關於“鄭桓公周宣王庶弟”的説法是正確的,乃謂太史公説出自《國語》、《左傳》和《世本》等先秦文獻。近現代學者更多地則是調和《史記》與《竹書》説, 或謂“友”就是“多父”,或謂“友”是名,“多父”是字。

  事實果真如此嗎?讓我們先看一看《國語》、《左傳》是怎樣説的。韋昭注:“鄭桓公友,宣王之母弟。出者,鄭國之封出自宣王之世也”。然《説文》雲:“出,進也,象草木益上出達也”;又釋“生”雲:“進也,象草木生出土上”,是古“出”字含有“生”義。如左僖二十五年《傳》:“晉公子,姬出也”,杜注:“大戎狐姬之子,故曰姬出也”,是謂晉公子重耳為狐姬所生。《晉語四》:“狐氏出自唐叔”,韋注:“狐氏,重耳外家,與晉俱為唐叔之後”,是韋昭認為狐氏為唐叔所生。《晉語》還載曹大夫負羈對曹伯説:“先君叔振,出自文王;晉祖唐叔,出自武王”。韋昭分別為之注云“文王子”,“武王子”,是韋昭又認為曹為文王所生,晉為武王所生。韋昭於以上兩條均釋“出”為“生”,何獨於“鄭出自宣王”一條卻別出心裁呢?且統觀史書,所謂某國某氏出自某姓某人者,無不是説為某姓某人之後,即為某姓某人所生,哪裏見過因為某王所封即謂某國某氏出自某王的。 如上晉、曹二國皆為成王所封,史書哪見晉、曹二國“出自成王”的記載呢?因此《國語》言“鄭出自宣王”當從眾釋,即謂鄭國為宣王之後,鄭(先君桓公)乃為宣王所生。

  鄭桓公為周宣王之子,《春秋左氏傳》記述得更清楚。僖二十四年:鄭有厲、宣之親。如果此兩條尚不足證,則宣十二年所載楚軍圍鄭,鄭襄公迎降楚君所説的話就更能説明問題了。他對楚子説:(君)若惠顧前好,傲福於厲、宣、桓、武。這裏,鄭伯所述鄭國先祖世系猶太子晉稱周之先世為“文武成康”(《周語下》),中山王某稱其先世為“文武桓成”(《中山王方壺》)一樣均為父子相承的世系,清楚地證明鄭桓公乃為周厲王之孫(故“鄭祖厲王”),宣王之子(故“鄭有厲宣之親”)。反之, 假若如杜注孔疏所言,鄭桓公仍為宣王同母弟,那麼根據《禮記·喪服小記》“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的原則,宣王封弟友于鄭,友當為“別子”,在宣王室“太宗”之外另成一宗,則鄭襄公述其先祖世系當不得言“宣”。

  綜上可見,關於鄭桓公所出,《國語》、《左傳》與前考《古本竹書紀年》是一致的,皆以桓公為宣王之子,亦即《竹書》“周宣王子多父”。——“周宣王子多父”者,宣王之子,幽王之庶弟也,與宣王庶弟友不是一人。

  二
  《世本》為戰國末趙人所作,比較可信。這本來在始封地上也證明春秋鄭國之先“桓公”與《史記》“初封於鄭”的宣王庶弟友不是一人。但是,自漢鄭玄提出“宣王封母弟友于宗周畿內鹹林之地,是為鄭桓公,今京兆鄭縣是其都”(《詩、鄭譜》)之説,唐孔穎達〔正義〕謂“《世本》雲鄭桓公封棫林即漢之京兆鄭縣也”(《左傳》昭十六年〔疏〕), 清顧祖禹着《讀史方輿紀要》謂“《世本》鄭桓公居棫林,一曰鹹林”(涇陽縣下)。這樣説來,《史記》“宣王二十二年友初封於鄭”也就是《世本》的“桓公居棫林”, 鄭桓公也就是宣王庶弟友,馬班之説蓋出自《世本》。然考之古文獻和西周金文,孔顧二氏之説是難以成立的。

  “棫林”,文獻金文所見共有三處, 除左襄十六年《傳》晉率諸侯之師伐許所“次”之“棫林”接近許都葉城(今河南葉縣南),離西周王畿太遠,不可能為桓公始封地處,其它兩處都在王畿之內:一即西周散氏盤所記周室劃分矢, 散二國疆界契約中的“降棫”之“棫”。“棫”本為樹名,這裏作為地名,應指“棫樹林子”,即“棫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