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街走巷,湖南桃源的板龍燈

龍是我國的圖騰,我們以龍燈傳人而自居,在我們許多的民俗活動中,都能看到以龍的節日道具,本期民俗節日就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穿街走巷,湖南桃源的板龍燈,下面一起來看一看吧。

穿街走巷,湖南桃源的板龍燈

板龍燈是湖南省桃源縣的地方傳統民俗活動。正月十五穀龍誕辰之夜。一陣鏗鏘的皮鼓雄渾的銅鑼嘹亮的號角激烈的嗩吶驟然震響,伴隨着沉雷悶響的火銃,噼啪爭吵的鞭炮和氣吞山河的吶喊……這是桃源縣板龍燈的鬧台前奏。龍是漢民族最古老的氏族圖騰之一。遠古時期,人們敬畏自然、崇拜神力,於是就創造了這樣一個能呼風喚雨、法力無邊的偶像,對其膜拜,祈求平安。數千年來,龍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神祕而又神聖的,並逐漸成為漢民族共同敬仰的圖騰代表。

簡介
  傳説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流行於中國南方的民俗節慶,有着悠久的歷史。是鷹潭民俗節慶,每年的的元宵節前後,在玉山、婺源、上饒縣等一帶的農村都有舞板龍燈的習俗。

即用竹骨彩紙紮成龍頭龍尾,龍身則由數十塊或數百塊木板連綴而成,稱為燈板。燈板由各户自扎,每户各置一長條形板凳,長約2m,寬12~20cm,厚3~4cm,其上託彩色燈籠數盞或同樣由竹骨彩紙紮成倒U型龍身,其下垂擎手木柄兩根。每塊燈板由木楔、圓孔與相鄰燈板相連。龍身內點蠟燭。元宵之夜,穿行於村鎮小道,燈光映天,如巨龍遊走。引來萬人空巷,場面非常壯觀。

婺源板龍燈又稱板橋燈,是一種大型遊動性觀賞燈綵。婺源至今仍遵循舊列,每逢春節期間,縣城、鄉鎮及許多自然山村,均有迎燈舞龍的習俗。

婺源板龍燈由龍頭、龍身、龍尾及燈撐四個部分連接而成,全龍長短不一,短者五、六十板,長的可達一百餘板,約200餘米。伴隨龍燈的還有頭牌、蓬燈、涼傘、獅子戲球、西遊記、走馬燈、魚燈等附屬彩燈。龍頭造型各異,有木魚鼻、江機頭(蜻蜓)、鴨嘴龍等。龍身有花蘭燈與燈籠燈之分,龍尾分龍、虎、魚等幾種。巡遊時十番鑼鼓伴奏,龍尾鼓壓陣,龍珠引路,邊迎邊舞。主要動作有:龍戲珠、撴燈、拗燈、拖把拉行、竄陣打旋、翻蛇皮、魚龍嬉戲、龍虎鬥等,所到之處一片歡騰,場面熱樂非凡。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迎燈舞龍又是祖輩相傳的一種羣眾性娛樂活動,有“人丁興旺”、“國泰民安”的內在含意。

溯源
  桃源板龍燈初萌於東晉,興旺於李唐,火爆於宋朝,成熟於明初,鼎盛於清朝,完善於當代。板龍燈起源於草龍燈。相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羅鼎夫婦從江西吉安到湖南桃源謀生途中拾得一顆大蛋,孵出一條金色小龍。當夜,羅鼎在客棧夢見金龍藏身於他家穀倉,大興造谷之事,倉內每日可出稻穀36擔。不曾想此夢為真,日後天天如此。

英宗八年(1445年),久旱不雨,寸草不收,羅鼎開倉賒糧,百姓蜂擁而至,因出谷過量,谷龍於古歷六月三十日死於倉底。為感其恩,羅鼎率眾人裁龍八段,棺槨裝殮,大禮超度,厚葬於下山坪小山嘴上,造其墳,樹其碑,砌以墓圍,並在龍廟重修蓮花觀紀念。因傳説與現實的融合,從此,玩草龍燈便改為玩板龍燈。明末,九溪鄉官坪村的上山坪專門修築佔地2400多平方米的“九層堂”,並請名師塑一龍頭人身老道,端坐於蓮花寶座之上,供奉谷龍影身神位與首領塑像,朝拜至今。清末每條燈的龍板由八塊、十八塊、八十八塊、一百零八塊、二百八十八塊發展到一千零八塊,逐步形成了融宗族祭祀與廟會娛樂為一體的板龍燈文化。

板龍,與龍燈迥異,板龍的龍頭龍尾和牌燈系紙糊篾扎,且與龍身脱節。龍身由若干塊木板連結,每塊燈板長六尺、寬五寸、厚兩寸,上扎彩色燈籠三盞,內燃蠟燭;板中下裝手柄,板的兩端各鑿一孔圓眼,相鄰燈板由木楔插入圓孔連接,短的可連數十節,長的可連數百節,串起古、土、野、美、稀的氣韻,構成氣勢雄偉、千姿百態的板龍燈。

玩龍燈不用手舞而由肩扛,即每一條長板均由兩人用肩膀相抬。相傳元順帝(1333年~1368年)時朝廷橫徵暴斂,弄得民不聊生,舉國民眾紛紛揭竿而起。桃源九溪一帶以官坪村蓮花禪寺為聚集點,羅、沙、黃、彭、何姓等族首領響應農民起義,議定以正月十五玩龍燈為名,板合則為龍,板拆則為兵器,並約定以燈籠、火銃為號,元宵舉事,後羅公黃公等十餘族長壯烈殉難。

  起義雖被鎮壓,板龍燈卻由此發揚光大。它吸納民俗、美術、繪畫、書法、音樂、舞蹈等技藝,傳承了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的有關內容與知識,彙集體育、娛樂、交際、觀賞於一體,以特有的藝術形式反映了勞苦大眾的鬥爭精神與生活風貌。據《湖南民間舞集成》載:“板龍燈流傳在桃源北部的漆河、九溪、雙溪口等地。傳説參加者可保人丁興旺,五穀豐登。抗戰時,漆河等地耍過二百餘長板,在河灘上狂跑呼叫,勢如排山倒海,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