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盆會的意義 盂蘭盆法會的歷史和意義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教中重要的盂蘭盆節,各個佛教寺院在此節往往要舉辦盂蘭盆會,其目的有供佛齋僧、超度先祖、報父母恩等。那麼今天的老黃曆就為你介紹,盂蘭盆會的意義,盂蘭盆法會的歷史和意義。

盂蘭盆會的意義 盂蘭盆法會的歷史和意義

盂蘭盆法會的意義:供養僧眾,超拔先祖,提倡孝道
  每年逢農曆七月十五日,佛寺裏總會舉辦盂蘭盆法會,據《佛説盂蘭盆經》,盂蘭盆節齋僧,可使在世父母增福延壽,並能超拔過去七世父母得生人天乃至淨土,福壽樂無極。

盂蘭盆法會是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現生父母身體健康、延年益壽,超度歷代考妣宗親能速超聖地、蓮品增上的佛教儀式。“盂蘭”為倒懸之義,表示餓鬼的痛苦如人倒懸一般;而“盆”則為救護的器皿,所以“盂蘭盆”有“救倒懸”、“解痛苦”的意義,意即用盆之類的器皿盛食供佛奉僧,以救倒懸之苦。

佛陀乃指示目犍連尊者於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結束日,以百味飲食、牀敷卧具,放置於盆中,供養三寶,仗此功德,能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的憂患,乃至七世父母得以脱離餓鬼道的苦趣,生人天中,享受福樂。

目犍連尊者依佛陀的慈示奉行,終於使他的母親得以脱離餓鬼的苦趣。仁慈的目犍連尊者將此情形告訴佛陀,將來佛門弟子行孝順的方式,也應該奉盂蘭盆供養。

由於這個因緣,佛陀再次慈悲叮嚀囑咐:“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後世遂於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法會,齋僧供佛,沿習成例。

這個節日起源於《盂蘭盆經》中所載佛弟子目犍連報恩救母的典故,佛教徒依教奉行,於是有“盂蘭盆節”在後世的流傳。由此可見,佛教的七月十五的盂蘭盆節,有兩層涵義,一是教育人們要供養宗教僧眾,二是教育人們多做善事超脱先人罪孽,並提倡孝道。

在佛陀時代,印度就常興辦盂蘭盆會,據《大盆淨土經》記載:印度頻婆娑羅王、須達長者和末莉夫人等皆曾依《佛説盂蘭盆經》,造五百金盆供養佛及眾僧,以滅除七世父母的罪業。

而在中國,《佛説盂蘭盆經》在西晉時由竺法護譯出後,因強調藉由供養十方自恣僧,以報答雙親養育之恩,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相符,因此中國曆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

我國最早行盂蘭盆會,傳説是在梁武帝時代,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載:“大同四年,帝幸同泰寺設盂蘭盆齋。”《釋氏六帖》也記載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以盆施諸寺。自此以後,蔚成風氣,歷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唐朝的代宗、德宗皇帝,都曾親設盂蘭盆供,代宗還將過去施盆於寺的儀式改設於宮內,並設高祖以下七聖位,將帝名於巨幡上,從太廟迎入內中。

此外,《法苑珠林》載:國家大寺,如長安西明寺、慈恩寺等,每年送盆獻供種種雜物及舉盆音樂人等,並有送盆官人,來者不一;而信眾獻盆供者亦多。可知唐代朝廷和民間對於盂蘭盆供是相當的重視。

盂蘭盆會之所以會如此流行,深得民心,實乃由於其強調藉供養十方自恣僧,以達慈孝雙親,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崇尚孝道,慎終追遠的倫理傳統不謀而合;再加上帝王的倡導,因此很快就由寺院走向民間,由佛教節日成為民間節日。

盂蘭盆法會與民間中元普渡的異同盂蘭盆會的啟建興設,到唐代都還謹遵佛意,主要在供佛、供僧,以報答父母先亡。直至到了宋代,與中國文化與佛教文化相融合,成為僧道俗合一的節日。

盂蘭盆節體現了佛門主張七月為“孝道月”,着重在孝親報恩、慎終追遠的精神意涵,因此舉行“盂蘭盆”、“瑜伽焰口”、“三時繫念”等法會,其最主要目的是:期望藉由供佛齋僧功德,回施一切有情眾生,能超薦歷代先遠考妣宗親,乃至十方一切法界眾生,能蒙受法益,功德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