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的端午節怎麼過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各個地方會用各種各樣的活動來紀念這個節日,有些地方會有自己獨特的風俗,使得端午節的氣氛變得更加濃厚。那麼,本期的老黃曆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甘州的端午節怎麼過。

甘州的端午節怎麼過

甘州民間傳説,夏日陽正,散落陰界的遊魂落魄無處藏身,要路過人間另尋歸宿。故人們要採艾、插柳“避邪”,吃粽子,五色絲繩結於手腕、腳腕,佩帶裝有艾草的荷包、布老虎,門口插艾枝,田間地頭煨柏香,這些習俗都含有祛病除邪之意。後來,端午節俗中又增加了悼念屈原的內容。

食粽子
  甘州人有“寧窮一年,不窮一節”的説法,因此對節日飲食非常重視。端午節吃粽子是甘州民間習俗,相沿已久。最初,粽子是用金黃的黍米和紅棗,浸泡後用葦葉包裹成三稜錐狀,馬蓮草紮緊,放鍋裏煮熟。

也有用小芨芨筐將黍米和棗一層一層鋪好,上面蒙上防止米棗外溢的紗布,放入清水中煮熟,又叫“粘糕”。吃時用鏟切下,或盛在盤中、碗中,或用油餅捲起,拿在手裏吃。後來,糯米代替黍米,更增加了黏性,易於消化。甘州農村的一些地方,還有在五月十三日吃粽子的習俗,意為清櫃待新。

拴狗繩
  甘州民間有端午節拴狗繩的習俗。這天,青年男女系五色線表示愛情的相連。五色線與五月五日端午風俗結合格外有趣,用五色絲表達辟邪續命。

《風俗通》雲:“五月五日以五色絲系採臂,闢兵及鬼,令人不病。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五色絲,一名百索。”因此,在甘州民間也相沿着端午節拴狗繩之習俗。即用五色彩線加入少許狗毛搓成細繩,拴在小孩的頸項、手腕、腳腕上,意為避邪。六月六日那天,解下扔進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