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冬至風俗 蒸冬

説到北方冬至有哪些傳統風俗,人們想到的大多都與吃有關,比如吃餃子、吃餛飩、吃羊肉之類,而在北方一些地方,冬至節還有“蒸冬”的風俗習慣,所謂“蒸冬”其實也就是蒸窩頭兒,平日裏也做,但到了冬至,蒸窩頭兒就有不一樣的講究了,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北方冬至風俗:蒸冬。

北方冬至風俗 蒸冬

冬至節“蒸冬”,是北方一些地方的老習慣、老傳統。民謠説“蒸冬蒸冬,揚場有風”,寓意冬至蒸了冬,明年夏秋兩季揚場時就會有風,而風遂人願,把辛苦勞動打來的糧食揚得乾乾淨淨。

這樣,糧食早日入倉,人們才能早日歇手,也免得遭遇了壞天氣而糟踐了豐收的成果,由此可見,這句諺語藴含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之意。而“冬至不蒸冬,窮得亂哼哼”這句民諺,則提示人們冬至節不要忘記蒸冬。

蒸冬就是蒸窩頭兒。雖然窩頭兒是農家的家常便飯,基本上是日日蒸、天天吃,也沒有什麼新鮮奇怪的。但到了冬至節這一天,窩頭兒就有説道了。

首先,窩頭兒的用料不太一樣。平日一般都是用玉米麪或高粱面蒸的,而冬至節這天蒸的窩頭兒,家庭條件好些的,是用小米麪,裏面還摻着紅棗泥兒。條件不濟的,起碼也要往玉米或者高粱面裏摻上紅棗泥兒。另外,平日蒸窩頭兒隨便什麼時間。而冬至節這天,必須是早晨蒸窩頭兒。

在冬至節的前兩天,家家户户就開始在石碾石磨上碾高粱米、磨玉米麪了。因為是為冬至節準備的,因此碾得爛一點、磨得細一些,特別費工夫。頭一天晚上,家庭主婦就從瓦罐裏倒出一些紅棗,煮熟、去核,再揉成棗泥兒備用。

冬至那天,天剛剛破曉,全家人就開始忙碌了。男人去井台挑水;婦人則開始用瓷盆和麪;而年齡稍大點的孩子,則被父母命令趕快起牀去打掃院落。貓和狗也爬起來,抖抖身子,走出窩口。農家的冬至節,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此時,只見主婦先往面盆裏挖上大半盆玉米麪,再按一定比例放進去一些高粱面或紅薯面以及棗泥兒。然後用温水和麪,和到軟硬合適後再醒一會兒,然後將面揪成饅頭般大小的胚子,接着,就像變戲法一樣,主婦的十根手指快速在面胚子上捻動着,一眨眼,便捏成一個黃金塔一樣的窩頭兒。只見窩頭兒底部用大拇指旋出一個窩兒,而整個窩頭兒的周邊薄厚均勻。這樣的造型受熱均勻,熟得快。

在主婦捏窩頭兒的同時,婆婆或小姑子開始在灶房燒鍋。待窩頭兒捏好後,一鍋水也就燒開了。把窩頭兒放入蒸籠裏,先燒大火,再換小火。待窩頭兒蒸熟,日頭也剛好冒紅兒。揭開鍋蓋的一剎那,整個灶房立即被熱浪般的蒸汽充盈了,一股香氣撲面而來。這正是:冬至蒸冬熱騰騰,香氣逼退刺骨風。男女老少心歡喜,日子如同紅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