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冬至風俗 送冬

我國民間有出嫁的女兒大年初二“回孃家”的習俗,而在北方一些地方,出嫁的女兒們在冬至日也有“回孃家”的習慣,俗稱“送冬”。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我國北方的冬至風俗:送冬。

北方冬至風俗 送冬

民謠曰:“冬至送冬,父母安寧。”冬至日回孃家,俗稱“送冬”,是北方一些地區流傳已久的民俗。過去鄉下條件差,冬天,老年人避寒保暖講究的是“貓冬”,身體不大好的叫“熬冬”。病情重的老人,過冬如過鬼門關。冬至數九後,不少老人的病情一般會加重,更加引起兒女的牽掛,正所謂:“惦念爹孃夜難眠,老人可該添衣衫。有道送冬不送終,盼我爹孃壽比山。”

給父母送冬的籌備活動,在冬至節的前幾天就開始了。女兒們親手為父母做鞋做襪,或趕集上市場給父母買衣購帽。衣裳講究的是寬鬆柔軟輕便,吃食講究的是酥軟營養價值高。一樣樣一件件,都是貨真價實的好東西,都有女兒的孝心在裏面。

冬至節的早晨,這些出嫁的女兒就忙活上了,把給爹孃預備的東西分別用包袱包好,給小兒女換上乾淨衣裳,最後,也不忘把自己打扮一番。有婆婆的,言語一聲,沒有婆婆的,把門子鎖上,然後與女婿一起回孃家。

冬至節上午,在鄉間的路上,回孃家“送冬”的女兒或坐車或步行,絡繹不絕,撒下一路的歡聲笑語。女兒還未到家門口,爹孃哥嫂就迎出來了。進了暖和屋,女兒便把孝敬爹孃穿的吃的用的全拿出來了,擺了一桌子。為了取悦嫂子,還專門帶給嫂子一塊印花頭巾或從集市上買來的香胰子(香皂)。一家人親熱的話語、歡樂的笑聲在院子裏迴盪。

俗話説:“冬至餃子夏至面。”女兒來“送冬”,孃家給女兒包餃子是少不了的。閨女一進門,全家人就忙活起來了。孃親和麪,嫂子則在案板上“噹噹——”地剁肉、切菜做餡兒。

如果女兒帶着女婿來,老泰山和大舅哥就會張羅酒菜,陪着女婿喝幾盅自家釀的地瓜燒。而哥家和妹家的娃子們,早就結伴跑出家門玩去了。正是:冬至送冬爹孃喜,開門迎來自家女。貼心話兒説不完,數九寒天春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