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法演變 漢代曆法成就知多少

日曆是人們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通過日曆人們可以清楚明白地獲知自己所處的年月日。但是如今方便準確的歷法卻有一個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完善過程,是過去的人們經過千百年不懈地研究才逐漸形成今天人們所見所用的歷法,那麼今天的老黃曆就為你介紹中國曆法演變:漢代曆法成就知多少。

中國曆法演變 漢代曆法成就知多少

我國到春秋末至戰國時代,已經定出迴歸年長為365日,並發現了19年設置7個閏月的方法,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誕生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科學歷法——四分曆。四分曆問世以後,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歷代編歷家屢有改革,遂使中國古代曆法不斷完善,內容亦日趨豐富起來。

對四分曆的第一次改革,當屬西漢武帝時期由鄧平、落下閎等人提出的八十一分律歷。由於漢武帝下令造新曆是在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故把元封七年改為太初元年,並規定以十二月底為太初元年終,以後每年都從孟春正月開始,到季冬十二月年終。這部曆法即叫做《太初曆》。這部曆法朔望長為29日,故稱八十一分法,或八十一分律歷。

《太初曆》是中國有完整資料的第一部傳世曆法,與四分曆相比其進步之處有三點:以正月為歲首,將我國獨創的二十四節氣分配於十二個月中,並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從而使月份與季節配合得更合理;行星的會合周期測得較準確,如水星為115.87日,比現在測量值115.88日僅小0.01日;採用135個月的交食週期,即一食年為346.66日,比今測值只在0.04日。

東漢末年劉洪(公元158—167年)制訂的《乾象曆》,首次將回歸年的尾數降至1/4以下,成為365.2462日;他第一次將月球運行有快、慢變化引入曆法,成為第一部載有定朔算法的歷法,這部曆法還給出了黃道和白道的交角數值為六度左右,並且由此推斷,只有月球距黃、白道交點在十五度以內時,才有可能發生日食,這實際上提出了“食限”的概念。

  中氣和十二個月的對應關係

中國曆法演變 漢代曆法成就知多少 第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