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法演變 宋代曆法成就簡介

宋朝(960年—1279年),是同期世界上經濟最繁榮、科學技術最發達、人民生活最富裕的王朝之一,在這一朝代湧現了大量的發明創造,飲譽世界的四大發明,有三項始於宋朝,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而在天文學和曆法學方面,宋代的研究水平也很高,今天的中國曆法就為你介紹宋代的歷法成就。

中國曆法演變 宋代曆法成就簡介

宋代在三百餘年內頒發過18種曆法,其中以南宋楊忠輔制定的《統天曆》最優。《統天曆》取回歸年長為365.2425日,是當時世界上最精密的數值,歐洲著名的《格里高歷》,即當今世界通行的公曆,其迴歸年長亦取365.2425日(公元1582年頒發),但比《統天曆》晚了383年。《統天曆》還指出了迴歸年的長度在逐漸變化,其數值是古大今小。

宋代最富有革新的歷法,莫過於北宋時期沈括提出的十二氣歷。我國曆代頒發的歷法,均將十二個月分配於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個月,如遇閏月,所含閏月之季即四個月;而天文學上又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令,做為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所以,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在曆法上難以統一。

針對這一弊端,沈括提出了以“十二氣”為一年的歷法,後世稱它為《十二氣歷》。沈括在他的名着《夢溪筆談》中寫道:“直以立春之日為孟春之一日,驚蟄為仲春之一日,大盡三十一日,小盡三十日;歲歲齊盡,永無閏月。十二氣常一大一小相間,縱有兩小相併,一歲不過一次。”《十二氣歷》實為一種陽曆,它既與實際星象和季節相合,又能更簡便地服務於生產活動,可惜,由於傳統習慣勢力太大而未能頒發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