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法的歷史演變:第二次大改革

我國是世界上天文學起步最早的國家之一,而對天文學的研究,也推動了我國古代曆法的發展,漫漫數千年的歲月裏,古代中國曆法經歷了數次重要的變革,今天的中國曆法就為你介紹,中國古代曆法的第二次大改革。

中國曆法的歷史演變:第二次大改革

中國古代曆法的第二次大改革,與南北朝時傑出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祖沖之有關。祖沖之編制了《大明曆》,其中首次引用了歲差,雖然數值精度不高,卻是我國曆法史上的一次重大進步,被稱為中國曆法繼漢朝《太初曆》規定以正月為歲首,首次引入二十四節氣概念之後的第二次大改革。

祖沖之在創制《大明曆》時引入的“歲差”,指的是由於地球在運行過程中受到其他天體的吸引作用,地球自轉軸的方向發生緩慢而微小的變化。受到“歲差”的影響,從這一年的冬至到下一年的冬至,從地球上看,太陽並沒有回到原來的位置,而是歲歲後移,這也就引起了二十四節氣位置的變動。

祖沖之確定的“歲差值”,是每45年11月差1°(今測約為70.7年差1°),這個“歲差值”雖很不精確,但引進“歲差”編制曆法,使得曆法有了更科學的基礎,而且將天文學中“迴歸年”和“恆星年”的兩個概念被區分開來。

《大明曆》的另一個進步在於祖沖之還採用了391年中設置144個閏月的新閏周,比古歷的19年7閏更為精密。他推算的迴歸年日數為365.24281日(現測值365.24220日),交點月日數為27.21223日(現測值27.21222日),這些數值與現測值都很相近,直到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楊忠輔制統天曆以前,它一直是最精確的數據。

交點月日數的精確測得,使準確的日月食預報成為可能,祖沖之曾用《大明曆》推算了從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到大明三年(公元459年),23年間發生的4次月食時間,結果與實際完全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