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民間傳統藝術——崖口飄色

中華大地風俗眾多。在廣東省中山市有一種叫做崖口飄色的民俗。是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漢族傳統民俗和民間藝術,是當地人民羣眾在長期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一起共同創造、積累、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表現了人民羣眾在歷史進程中逐步形成的優秀文化價值觀念和審美理想,以及漢族傳統文化的創造力。是典型的中山文化。

中山民間傳統藝術——崖口飄色

中山市南朗鎮崖口村地處珠江出海口旁,崖口飄色這項漢族民間藝術活動源出於當地流行的一個民間故事。相傳在很久以前,崖口一位譚姓青年因家境貧窮到鄰鄉做幫工,與鄰村一位老郎中之女結為夫妻。有一年,因海洋發生海嘯,把崖口一帶淹沒,造成村中很多老弱病殘者和牲畜溺死,後發生瘟疫。譚氏夫婦死裏逃生,在孃家避疫中得老郎中傳授祖傳祕方,於是夫婦倆日以繼夜上山採藥免費為村民治病,治好村中很多人,被村民贊為神醫,譽為“活菩薩”。

但由於夫婦倆忙於採藥熬藥,過度勞累終於把懷孕的譚妻累倒,導致流產而死,其夫也因上山採藥失足跌下懸崖傷重身亡。崖口村民為他們舉行隆重葬禮,在五月初六日出殯那天,村中一位紙紮藝人為紀念這位無私婦女,按其生前模樣扎制1個紙人,貌似菩薩,由其4個兒子抬着紙人蔘加送葬。此後,崖口各村鄉民在每年農曆五月初六日舉行巡遊興起了“耍菩薩”祭祀譚妻。

後村中人認為,用竹、紙裱扎的“菩薩”巡遊太呆板,而且在巡遊完畢後將菩薩焚化實在浪費,後村中習武之人從舞獅技藝中的“騎膊馬”得到啟示,將“耍菩薩”演變為在一個木板中豎上鐵枝,將小孩固定在鐵枝上扮演“菩薩”,由人抬着巡遊。

初期人們稱這種方式的巡遊為“板式”、“梟色”或“出會景”。由於在木板上難以固定鐵枝上的孩童,人們就將木板改為木箱,稱之為“色櫃”;木箱放入石塊磚塊,在箱面裝上鐵枝,底層連接箱面的角色稱為“色腳”,鐵枝上的小童稱為“色芯”。早期的“板色”多為一層“飄”,後逐漸改為“二層飄”。

這種板色是用人抬着隨巡遊隊伍行進,抬色人一步一顛,木箱上的小童亦隨之不停飄動,故人們稱之為“飄色”,或稱為“梟色”。飄色集冶煉、力學、人和物的造型藝術以及刺繡、彩繪等漢族民間藝術而成。崖口飄色發展到明代,村中藝人把固定的“色芯”改進為活動的“色芯”,“色芯”在巡遊中裝扮成武士的小童,隨着抬色人的步伐,在色板上隨意翻騰、舞動,遠處觀之,甚象騰雲駕霧凌空飄逸,更為壯觀。其活動色芯,稱為“千秋色”。巡遊隊伍還增添頭牌、布繡、花籃隊等。

而後這民俗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傳統歷史文化,鎮代表、政府重視民間藝術,精心打造崖口飄色文化品牌。在2003年12月,南朗鎮崖口飄色獲“廣東省民間藝術之鄉”稱號。

2008年,南朗鎮崖口飄色被正式批准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部長孫家正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論壇”的講演中指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認同,促進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也正是我們舉辦這個展覽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