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瑰寶——粵劇南派武功

中國功夫可謂是名揚海外,中國的戲劇文化也深得國外友人的喜愛,並讚歎中國文化可是無奇不有,讓人忍不住津津樂道。當中國著名的粵劇遇上南派武功會是什麼驚人的場景呢?就跟着小編一起看看廣東文化吧!

藝術瑰寶——粵劇南派武功

粵劇舞台上具有南方地域特色的武打表演藝術俗稱(南派武功)。粵劇南派武功始於何時,創自何人,歷史上流傳着多種説法,但源於民間武術則無可置疑,應該説,它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受民間武技薰陶孕育而形成的。

歷史以來,嶺南乃武術諸家雲集之地,武館林立,流派眾多,廣州就有洪、劉、蔡、李、莫、俠拳等;湛江地區有洪拳、儒拳、蔡拳等;梅縣地區有刁家教、岳家教、鍾家教等拳械。佛山既是粵劇的發源地,又是着名的(武術之鄉),流派紛呈,武館眾多,名家輩出。

詠春拳、蔡李佛拳、洪拳名揚嶺南,其代表人物張炎、梁贊、黃飛鴻名重一時,威鎮一方。隨着南派武術在民間的普及與流行,為粵劇形成特色鮮明的南派武功提供了豐富的養料,粵劇藝人不斷吸收各地拳派技法,將南派武功硬橋硬馬,剛勁勇猛的武術套路精華提煉美化,成為粵劇舞台上的武功戲,至清中葉,已湧現許多身手不凡、才華出眾的藝人和名噪一時的粵劇劇目。

本地班擅長武功戲
  粵劇南派武功曾有過繁盛的歷史,清代道光年間楊懋建在《夢華瑣簿》一書中就有:(本地班但工技擊,以人為戲。所演故事,類多不可究詰……)的記載,説明當時粵劇本地班擅長武功戲,粵劇藝人精彩的武打藝術表演引人入勝,為民間百姓所喜愛。

清代同治年間《南海縣誌·二十五卷雜錄下》也有這樣的記述:(所謂本地班者,院本以鏖戰多者為最)。清代年間粵劇界最流行的《江湖十八本》,其中偏武戲或文武兼備的就佔了粵劇劇目的大多數。

早期粵劇本地班以武戲見勝,剛勁粗獷、威風凜冽的武戲最受觀眾歡迎,因此,本地班尤為注重武戲,行當中就有文武之分,武角演員在班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粵劇武功戲的盛行造就了許多出類拔萃、才華出眾的南派武打名家:有清咸豐年間身懷南派絕技的打武家領袖,(戲子稱王第一人)的李文茂;武功精湛的蛇公榮、周瑜利、周瑜林;擅長詠春拳的着名小武黃華寶;以武打功架見長的靚少佳;有(武狀元)之稱的陳錦棠;着稱珠叁角的(武探花)樑蔭棠;技藝精湛的靚元亨、白玉堂、羅品超、盧啟光、馮天佑、楊鏡波等……他們都各有其能,身懷絕技,在粵劇歷史上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珍貴而豐厚的南派武打藝術遺產。

由於時代的變遷及多種因素,叁十年代,粵劇風行文戲,粵劇格調也因而隨之逐漸由剛勁粗獷轉向委婉柔情,昔日盛行的鳴金吹角、熾烈如火的武戲日漸少演,粵劇表演技藝也因而顯得單調貧乏,失去了最為鮮明的個性。

直至新中國成立前夕,粵劇已完全走向以生旦戲為主單一、偏狹的戲路,曾盛極一時的粵劇南派武功也逐漸走向衰落。叁十年代初期,一些粵劇革新者引進北派武功,使北派武功在粵劇舞台上佔據了主導地位,(南派)特色逐漸淡化。

解放初期,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使粵劇不少傳統武功戲又重現粵劇舞台,上世紀五十年代,周zong理在觀看廣東粵劇後,對獨具特色的粵劇南派武功給予很高的評價,希望粵劇界重視繼承發展。

粵劇藝人帶着周zong理的殷殷期望,在各級文化部門領導的支持與幫助下,建立了(搶救遺產小組),可惜後來因極左思潮的影響,中斷了挖掘搶救工作。十年浩劫,鱗爪僅存的傳統技藝更是日漸式微,瀕於名存實亡的境地。

可能你也喜歡:
  極具地域特色的枝江民間吹打樂
  悠久的傳統習俗西塞神舟會文化
  器樂藝術代表體裁的宜昌絲竹
  興山三度音程的興山民歌

藝術瑰寶——粵劇南派武功 第2張

缺圖缺字不利承傳
  粵劇(南派)武打藝術以線條粗獷豪放,表演勇武剛烈,氣勢宏大激烈、場面火爆、激越的鮮明地方色彩區別於其他劇種,它與富於濃重地方氣息的粵劇大鑼大鼓相結合,構成別具特色的表演藝術,對愉悦身心,啟迪智慧,鼓舞人們奮發向上有積極的作用。

一些獨具特色的(打手橋)、(打真軍)、(見紫標)舞台對打,以及(表忠)、(大戰)、(收狀)、(鬧殿)等傳統排場和(雙照鏡)、(爆蓮花)特技表演,以及有過硬功夫,贏得觀眾喜聞樂見的(吊辮)、(過山)、(踩蹺)、(甩髮)、(高台椅功)等粵劇表演藝術更是地方一絕。

由於是民間藝人根據生活經歷自行創作的藝術,因此,地域文化特色明顯,它真實、直接地反映了當地民眾的喜好,與本地域民眾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是嶺南地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粵劇武戲以(南派)少林武功為基礎,工於(橋)、(馬)、(翻)、(騰),種類有拳術、器械對打(刀槍靶子功)、高台功夫、功架身段等,自成風格,獨具特色。

因此,粵劇舞台上的南派武功是構成粵劇藝術特色要素之一,有很高的審美和文化價值,它帶有鮮明的嶺南文化特質,是民族個性特徵與獨特精神的重要表徵,體現了廣東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審美情趣、社會心態、民俗風情、行為方式等,是粵劇藝術的瑰寶,嶺南文化的精粹。

粵劇南派武功與絕大多數民俗文化藝術一樣,基本上沒有文字和圖譜記載,傳授方式主要是身教口傳,師傅教徒弟,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的。

由於過去戲行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之説,因此老藝人將自己掌握的技藝作為生存的保障而不會輕易教人,即便入室弟子也不會毫不保留地傳授,故此,一些絕藝便隨着老藝人的去世而失傳,甚至是消失。

在全球經濟、科技發展日益一體化的今天,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城市化建設的迅猛發展、人們生產生活方式、審美觀念的改變等諸種因素,也加快了傳統南派武功藝術的消亡速度。目前,擅長粵劇南派武功技藝的前輩多已作古,倖存在世的老藝人寥寥可數,粵劇南派武打藝術幾成(絕藝),正面臨瀕臨失傳,後繼乏人的危機。粵劇南派武功日漸式微的現象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歷史需要留駐,文化需要傳承。我們熱切期望,嶺南珍貴的無形文化遺產——粵劇南派武功藝術需要進行挖掘、搶救、保護、研究、利用,讓極具地方特色的粵劇藝術瑰寶在新的歷史時期煥發出生機和活力,使(南國紅豆)這株藝術奇葩更添魅力。

可能你也喜歡:
  湖北文化:歡快柔和的湖北楚劇
  獨特風格的漢劇文化
  江漢平原皮影戲藝術中的“奇葩”
  獨具藝術風格的仙佛寺石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