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統歌舞,山西靈丘雲彩燈舞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時,山西靈丘縣的人們就會在街頭看到民間藝人們表演當地的一種叫做“雲彩燈”的傳統歌舞,這種曾經受到周**稱讚的民間歌舞,表達了勞動人民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的美好願望,也更加烘托了節日的歡慶氣氛。那麼今天的民俗節日就為你介紹深受當地人的喜愛的“雲彩燈舞”。

民間傳統歌舞,山西靈丘雲彩燈舞

“雲彩燈舞”是山西靈丘縣的一種傳統歌舞藝術形式,流傳在靈丘縣大澗村一帶。每逢正月十五鬧元宵,人們就走上街頭,手持雲彩燈翩翩起舞,以示歡慶,並祈求一年風調雨順。在百餘年歲月中,“雲彩燈舞”經過眾多地方民間藝人的加工,在音樂、表演形式、服飾,以及彩燈的製作、彩繪等方面不斷有所創新,形成了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燈舞形式,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關於“雲彩燈舞”的起源,傳説在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的元宵節夜晚,靈丘縣大澗村的喬三、白雲昌、白雲印等幾位老人在樂器的伴奏下唱起了“道情”,因需照明,便點起了紙糊的小方燈,其後為增加亮度,又改為較大的長方形燈,並根據八仙騰雲駕霧到人間觀燈的漢族民間傳説,在燈上繪製了八仙神像,貼上雲彩花邊;而為了吸引觀眾,又讓另一些人拿着彩燈,隨着演唱的“道情”舞動起來,一時燈光閃閃,“彩雲”飄飄,故起名為“雲彩燈舞”。

“雲彩燈舞”由男、女青年共同表演,其中,男青年頭扎白毛巾,額前繫結,身穿豆青色對襟襖、豆青色彩褲,系豆青色彩帶,腳穿黑便鞋;女青年身穿紅色大襟襖、湖藍彩褲,系棗紅色平絨小圍裙,腳穿黑便鞋。

表演時,表演者手持雲彩燈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地舞動着,並變換隊形,彩燈隨着節奏上下顫動,閃爍明滅、撲朔迷離,如在白雲中游移。此外,由於“雲彩燈舞”由道情音樂伴奏,伴唱的歌詞為道情劇目選段,演唱內容與舞燈無必然聯繫,樂曲可隨時變換,伴唱者只唱不舞,而舞燈者在表演時只要跟上音樂節奏即可,只舞不唱,所以,在欣賞“雲彩燈舞”時,觀眾既可觀燈又可聽戲,兼享眼耳之福。

“雲彩燈舞”的活動時間一般在農曆正月十五前後,表演多在夜間。舞蹈伴唱是道情劇目中的片斷,唱腔有頭板、二板、散板等。主要樂器有板胡、二胡、笛子、漁鼓、鑼、梆子、板鼓、四塊瓦等。雲彩燈流傳在靈丘、廣靈、平順、長子、夏縣等地。“雲彩燈”的音樂,是由管絃樂及打擊樂組成。管絃樂有竹笛、二胡、嗩吶等,打擊樂有邊鼓、鑼,管絃樂及打擊樂各用一曲,“順燈”用打擊樂,其它畫面完全用管絃樂配合。

雲彩燈最早是用桐木做成雲朵狀燈框,外面糊上白紙,裏邊裝點蠟燭,舞時燈光流動,熠熠生輝。1980年,着名雲彩燈藝人張富來對雲彩燈進行了改進,用白綢子飾面,彩繪龍頭、龍身、龍爪及各種花卉圖案,內裝電池和燈泡,提高了舞蹈的實用性和觀賞性,樂曲也由原來的簫和笛,增加了鑼、鼓、二胡、嗩吶等,增強了藝術感染力。其子張軒又於1999年再次對雲彩燈舞表演進行改進,由原來參演的4男4女16盞燈,擴展到8男8女32盞燈,使舞蹈陣容更強大,既適合節慶踩街活動,又適合登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