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豐富多樣的節慶、飲食習俗

侗族文化是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瑰寶,而且侗族文化最具色彩,侗族色彩斑斕的節慶,向我們展現一個民族的生機勃勃與魅力無窮。大家想知道更多侗族豐富多樣的節慶、飲食習俗嗎,那麼,跟隨小編一起去侗族走一趟吧,你會收穫很大的。

侗族豐富多樣的節慶、飲食習俗

侗族的人生禮儀嚴肅活潑,往往通過節慶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因此,侗鄉的節慶活動豐富多彩着稱於全國。節慶分為歡慶豐收,祈求風調雨順,紀念民族英雄,宗教活動,青年社交。活動通常都是民俗展示和文藝表演,可以説無文不過節。

侗鄉主要節日有正月的春節,婚禮節(初三),祭薩,月半,龍家年,歌節,約也;二月有二月二,趕社;三月有花炮節,摔交節;四月有坡會,四月八;五月有端午節,楊梅節;六月有天賜節,吃新節;七月有祭祖節;八月有趕歌坪,蘆笙節;九月有甲戌節,十月有祖宗節;十一月平安節;十二月侗年。節日裏,全寨老少渙然一新,各種服飾盡展風采,形成了色彩斑斕的風情畫,魅力無窮。

族節日飲食常和宴客活動聯繫在一起:
  祭牛節:“祭牛節”的時間各地不一,有的在農曆四月初八,有的在六月初六。這一天,各家停止役牛,讓牛好好休息,並殺雞鴨、備酒飯到牛欄前祭牛神,繼而用糯米飯喂牛,以示酬謝。

吃新節:“吃新節”原板在農曆七月間。這時田裏新谷開始黃熟,各家摘取新谷回家作新米飯,並與雞鴨酒肉一起奉祀祖先。有些地方出嫁的女兒和外來的客人不能參加“吃新節”的飲食,要另行招待。

新婚節:每年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卯日是侗族人的“新婚節”,常有數十對青年男女在這一天成親,類似今天的“集體婚禮”。貴州劍河縣小廣、化敖等地還保留此風俗。

過橋節:相傳侗族祖公祖奶因架橋發子發孫,架橋的日子正好是二月初二。侗族人民為了紀念這個日子,把這一天定為架橋節。

花炮節:花炮節是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傳説來源於100多年前的一次款會活動。當時為使款會增加排列氣氛,放了三聲鐵炮。一聲炮響,綁着紅布條的鐵環衝上雲天,鐵環落下時人們競相爭搶,得到的就是第一。依次有第二、第三。現在以村寨為單位組織搶炮隊,各隊抬着炮具、獎品、禮物在圩鎮遊行一週,再依次進入炮場。仍放三炮,第一炮表示人丁興旺,第二炮是恭喜發財,第三炮是五穀豐登。

司炮員點燃土炮,鐵環衝上高空,隊員們緊盯鐵環,縱躍搶接,到手後即傳給隊友或機敏地越過圍搶人羣,衝出圈外,就算勝利。如此再三。花炮活動結束後,蘆笙隊在蘆笙場上賽蘆笙、跳舞;老人在樹下逗畫眉,拉家常;年輕姑娘和小夥子則趁此良機,對歌談情。入夜,篝火處處,唱侗戲的、自由對歌的,侗家山寨,到處洋溢着歡樂的節日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