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的飲食文化是什麼?

民以食為天,我們中國有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其中包括飲食文化。深圳從不缺乏各種美食。除了各種外地美食、進口美食,當然更有本地特色美食。在深圳大街小巷,你可以看到各種風格、各種菜系的飯店餐館。那麼在這樣的美食天堂裏,有着怎樣的飲食文化呢?讓我們來了解下那些關於美食的深圳文化。

深圳人的飲食文化是什麼?

深圳的飲食文化是多種多樣的。一九八一年,改革開放後各種星級酒店如雨後春筍地成長起來了。小餐館,小食店,大小排檔,快餐店,夜市裏的小吃攤點多如犛牛。味道就更加龐大繁多了,東北的,西北的,華北的,中原的,西南的,南方的。菜系有川菜,粵菜,魯菜,湘菜,閩菜,浙菜,徽菜,蘇菜八大菜系。但是最早形成的只有著名的四大菜系:即川菜,魯菜,粵菜,蘇菜。菜系各有特色,各為其主。

深圳的食客來自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有中餐也有西餐。這種飲食文化彰顯了這座年輕的國際化大都市的無窮魅力。那些星級酒店是一般人進不了的,一坐下來,少則幾百多則幾千上萬。那麼星級酒店光顧的人大多是政府官員,企業老闆,社會名流,有經濟實力的食客,是吃高價飯的重量級人物。龍蝦,鮑魚,魚翅,燕窩等昂貴食品,一桌下來幾萬幾十萬上百萬的都有。一般的飯店光顧是一些白領,他們的三朋四友,有的過生日,在那裏訂上幾桌,邀請的朋友也方便,無拘無束。喝喝小酒,其樂融融。

那些小餐館小排檔,夜市裏的小吃攤點,一般就是打工者光顧了。三四個人在一起,菜自己挑,炒田螺,燒烤,炒粉,各種炒菜。川菜,粵菜、魯菜、蘇菜等自己喜歡就好。大家還是吃得開心,氣氛熱烈,猜拳,喝酒,生活就這樣過吧。一個打工朋友對我説。

川菜館和湘菜館在深圳居多。川菜的歷史源遠流長。味道突出的麻辣味。最著名的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回鍋肉等成了人們垂涎欲滴的佳餚。那種“來了客官樓上請”的四川話,讓四川人重慶人聽了很親切,彷彿遠在他鄉的遊子回到了自己的故鄉,聽到了鄉音,回到了自己的家裏。倒茶水的技術是其他地方的人無法比擬的,長長的茶嘴倒在客人的茶碗裏,絲毫不差,堪稱一絕。湘菜館主要突出辣味,時間形成不久的剁椒魚頭成了湘菜的名菜了。點上一個剁椒魚頭,還送上一碗麪條,吃起來舒服,味道也鮮美。

重慶火鍋在深圳也大顯身手。有的廣東人廣西人開始不吃麻辣味,經過幾十年改革開放的同化,有的廣東人廣西人也開始吃麻辣味了。他們認為麻辣味蠻好的,能開胃,能治療小感冒。重慶火鍋在廣東在深圳是別具一格的食物。廣東的天氣大多數時間是温度較高,大家在一起吃火鍋,開着電扇,開着空調,汗流浹背,喝着冰凍啤酒,麻辣味十足,味道讓人羨慕。就像一些人在廣東冬天蓋着被子吹冷空調,吹風扇是一種享受一樣。那是一種超越自我的福氣

滷菜在深圳也算得上一絕。什麼滷豬耳朵,滷豬頭肉,滷豬心舌,滷鵝,滷鴨子,滷兔子等等,味道很特別,蒜泥,芝麻,辣椒,白糖,料酒,陳醋,醬油,香油,麻油,胡椒,花椒,佐料齊全,配製熱烈,説起來就要流口水。做滷菜的基本上是重慶人和四川人。其他地方的人沒有這方面的技術,做一家會死一家。這不是亂説的,有個廣東人也想做滷菜,沒有開幾天自己就關門大吉了。沒有人去買,你們説怪不怪?

廣東的粵菜味道大多數是清淡的,吃慣了川菜和湘菜,再去吃粵菜,就覺得粵菜缺少味道。但是粵菜是廣東菜的地方特色菜,古代的帝王將相就喜歡粵菜。這是菜系歷史形成的緣故。

要説飲食文化,我們不能忽略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這片熱土催生的許多飲食服務公司。據不完全統計,深圳的飲食服務公司有100多家。有的飲食服務公司還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標準認證體系,是飲食服務公司中的佼佼者。他們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為工礦企業,學校,企事業單位服務的,他們有自己的專業廚師,專業團隊,培訓機構。有統一的服裝。製作色香味俱全的菜譜,供工廠挑選。還要提供飲食文化專欄,講講大家不知道的食品安全和怎樣養身等知識。一些企業老總、領導自己算了一筆賬,請飲食服務公司入駐自己公司的食堂划算,既節約了資金又節約了人力。

不過深圳的飲食文化也不好的一面,有的飲食服務單位,有的星級酒店,小餐館等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不顧消費者的感受,地溝油,潲水油,注水豬肉,注水雞肉,注水鴨肉,以次充好的食品現象等屢見不鮮。這就要求我們政府部門的公安,質檢,衞生,工商等專業人員加大監管力度,堅決打擊不法食品單位,不法飲食服務單位,不法大小酒樓,不法小餐館等,讓消費者能夠真正吃得放心,買得安心,使老百姓的身體不受到侵害。